為什麼 Side project 的用戶研究要找受訪者/受測者這麼難?
當你興致勃勃的學習用戶訪談、易用性測試等等用戶研究技巧之後,想要用在專案上,或者試著執行 side project,常常在執行階段會發生一些你無法掌握的事情害你卡關。
如果你希望獲得 Soking 的課程以及 UX 講座訊息,歡迎留下你的 Email,訂閱最新的 UX 活動通知:https://subscribe.soking.cc/
最常見的卡關狀況之一就是:找不到適合的受訪者/受測者
今天這篇文章主要從你在執行 side project 時最頭痛的問題之一來聊聊。
先講結論:
找到適合的受訪者本來就很難!
即使是專業的 UX 工作者,也經常為了尋找受訪者/受測者而頭痛,先讓你知道這件事情對大家來說都很痛苦,你會不會比較安心一點(喂)。
畢竟無緣無故,誰想要浪費時間去陪陌生人談自己的生活或工作細節呢?
即使是專家也很困擾,只是大家都不太說
其實大多數你需要研究的對象,都不在意你能夠出得起的微薄車馬費,因此如果車馬費真的能夠促進誘因幫助你找到受訪者,你通常只是找到一群想領錢的大學生而已。
這不只是你的困擾,有很多社會學心理學的相關研究,就被批評因為受限於研究經費問題,通常參與實驗的人都是大學校園裡面可以很方便招募到的受測者,所以批評者說現代心理學根本是西方高等教育白人心理學。
特別是如果你要研究的對象是更謹慎保守的行業,例如你想探討銀行內部對於機器學習應用於風險預測的觀點,哪個銀行會願意派員工跟你聊呢?
相對來說,一般生活經驗會應用到的產品服務情境(俗稱 To C 產品)比較容易找到受訪者,例如你要研究美食外送在疫情之後的需求影響。
所以說,篩選以及尋找適合的受訪者/受測者這件事情,在用戶研究的過程中,可以說是最簡單又最困難的工作了,這難度幾乎取決於你面臨的題目。
前提講完,來談下面要介紹的找人策略:
- 建構信任鏈,找到對的人,幫你介紹對的人
- 跨出舒適圈,交易你的社會資本
- 給你魚不如教你釣魚,但釣魚不如養一池自己的魚
找人策略一:建構信任鏈
「找到對的人,他會幫你再找到對的人。」這句話是我人生遇到的第一個設計主管布魯斯說的話,大五那年,我被他拐進一個 side project 之中,一起沒日沒夜的作了兩年獨立遊戲。
很有趣的是,這句話跟著我很多年,成為核心的行動準則之一。
我腦袋壞掉跑去創業那幾年,選擇的題目是健身運動,身為一個阿宅,健身房根本是另外一個平行宇宙,但我們就靠這條核心策略摸遍了產業鏈,上上下下大概訪談了二三十個人次。
首先,忘記你要訪談作研究,找到第一位願意跟你聊天的人。譬如先找到一位自己跑出來經營健身房的老闆,陪他聊他感興趣的話題,比方說數位行銷啦、開發一個 APP 到底要多少錢啦等等接地氣的話題。
當對方願意跟你聊開來,你才有順理成章訪談你想問的問題的空間,例如搞懂產業生態等等。我通常會針對很多政府資料或行業分析的數據作前置研究,當做一個談資,例如問老闆:「我看政府資料說這個行業以前都是大型連鎖,但後來小型工作室變多啦,為什麼呢?」
攻略完老闆,讓他知道跟你聊聊很有幫助(可能是開眼界、多認識不同的世界),之後再開口請他幫忙介紹人,才變得有機會。
例如透過健身房老闆去訪談他合作的教練,或者他們認識的某某健身部落客等等。
這有點像是社交工程,你找到第一個有可能抓到的線頭,就有機會像抓粽子一樣,透過他將你引進某個信任鏈中,認識後面的人。
找人策略二:跨出舒適圈
很多人都聽過六度連結的理論,知道透過人與人的連結,平均只需要6個中間人就可以接觸到世界上任何一個人。
根據臉書自己發表的研究,在臉書上的人際連結只有 3.7,意思是你可能只需要透過3.7個中間人轉介,甚至可以接觸到蔡英文總統。
但是六度連結無法給我們行動準則,六度連結沒說的事情是,你往外傳播想傳遞的訊息或找到的人,每跨出一圈,訊息傳播能力就會極速驟降。
換句話說,除非你很擅長於設計極具病毒傳播能力的訊息,否則連你身邊的親朋好友都不會幫你分享訊息。
花個兩三年再去苦練社群媒體的傳播技巧顯然緩不濟急,但其實有更簡單的方法,你唯一要具備的是厚臉皮的勇氣。
就是放下你的身段,不要待在自己舒適的小圈圈作研究,真正去參與你研究對象可能活動的場域。
你可以去參加從未接觸過的實體活動,例如投資理財課程。或者報名健身房的會員課程(為了參與健身社群,我在那三個月內瘦了八公斤)。
甚至在你完全陌生的領域的社團當一個小白發文,虛心的請教版友問題,讓別人對你的 ID 有印象。
其實用戶研究的目的之一,就是建構同理心的模擬過程,讓設計師能夠設身處地的同理用戶所處的情境。而最好的同理心模擬,當然就是親身體驗。(抽離自我中心的想法,又是另外一個挑戰)
當你化身成為你要研究的對象的社群一份子,很多時候都是見面三分情,你要約訪、問問題、觀察以及找人引薦,難度都會降低不少。
所以,跨出同溫層吧,建立新的人際連結,可以有效幫助你降低找人的難度。(換個角度想,可以累積生活經驗,其實蠻有趣的。)
找人策略三:養一池自己的魚
你的手上最好要建立一個長期維繫關係的名單,以及持續為這個名單添加新人保持活水。
這一招通常比較適合 To C 的產業,特別是你有行銷夥伴可以合作的時候,應該盡可能在行銷與會員的營運策略中,加入你的研究需求。
以我近年從事 UX 教學為例,兩年來我約出來喝咖啡或者在線上會議訪談的人次超過五十多位,加上偶爾用 Email 或臉書聊天的對象,大概有一兩百位的廣度,這幫助我累積非常豐富的質性觀察,可以做各種用戶分群的判斷。
所以當我需要針對特定議題或者新的想法,要找人測試的時候,就可以快速找到「小白鼠」,讓我能針對不同的用戶分群獲得回饋。
之前中國有個很厲害的自媒體「咪蒙」(後來被封殺了),他們的標準作業流程中,就有養幾個核心讀者群,編輯會在上面測試議題以及標題的反應,作為判斷文章價值觀風向的試紙。
我們研究到開發一個產品,都不是一兩個禮拜的短期就結束,花時間投資在養名單上面,雖然是前期苦工,但長期的效益來看,才真的有機會做到「遇到問題要研究,發個 Email 問卷就能找到受訪者」。
結語
看完這篇分享,希望你能理解一個重要觀念:
要順利的作研究,要先學會做人,沒有人有義務幫助你。
尋找受訪者是一件消耗陰德值的事情,當你發動身邊的朋友一次兩次,大家可能願意舉手之勞幫忙,這些都是消耗人情,切記不能把人情變成公事公辦形成對價關係。
當你把內在動機用物質獎勵去對價之後,行為就會開始變質,將人情當做一次性道具使用,人情就會越用越薄。
但如果把人生視為無限的賽局,每一次我們與人互動的行為都會影響後面新局,才會比較容易記得要善待每一次獲得幫助的機會。
你可能會覺得,作一個產品研究為什麼要這麼深入,感覺勞心又傷神?
話又說回來,我們為了學習或工作花了這麼多時間在上面,如果這件事情對我們的身心一點痕跡都不會留下,作這些事情還有什麼意思呢?(這句話從《大東京玩具箱》來的)
OK,分享完了,祝你的訪談之路順利。
下次我要招募訪談對象的時候,萬事拜託了。(?)
查看獸群之心的 UX 文章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