需求的本質是了解期望
「需求」這個詞彙經常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中,例如你要規劃一個產品推進到市場中,你要了解消費者的需求,或是你要與客戶合作完成一個專案,你也要了解對方的需求,這樣才能完成有價值的交付。
我通常會在工作坊的時候問參與者,你覺得需求是什麼?該如何解釋?
我會問:「是指別的產品作了什麼,所以我們也提供相似的服務或規格嗎?」
大多數的人都會按兵不動,一看就覺得這是陷阱。
我會反問大家是不是在騙我?畢竟誰在工作上沒有遇過有人拿著別人的東西要你照著做呢?
「那麼,需求是指有人對我們提出的要求,希望我們做某些事嗎?」我丟出第二個選項。
通常這個時候會有零星的幾個人舉手,我很欣賞這份誠實,畢竟這才是我們在日常行為中對於需求的膝反射。
「需求是使用者願意購買某個產品或服務的理由,同意的人請舉手?」
通常在這邊會有比較多的人鼓起勇氣舉手,依然有些人遲疑,這個解釋可以符合日常生活的消費經驗,但很難套入工作上我們面對需求方的場景,算是只解釋了一半。
「你認為需求是有人對於現況不滿足,並且渴望改變現況,認同的人請舉手?」
大多數的人在這邊會比較放心的舉手了,但是他們也同意,這似乎只是個理想性的解釋。
我也喜歡最後一個關於需求的描述,因為解釋力相當好,可以套用在各種我們熟悉的討論需求的場景中。
需求的本質是人們有多渴望改變現況,也就是期望。
當你的老闆告訴你明天需要跟客戶進行一場簡報,他的需求並不是你熬夜交出一份精美的 PPT,老闆的期望是透過簡報進行一場說服,促使客戶接受某些選項,將專案的進度推進到下一步,然後最終獲得滿意的成果。
在老闆心中期望發生的是最終滿意的成果,但現實之中還沒有發生,因此充滿了不確定性。
眼前的這份專案成功,可能對老闆來說是他推動今年度全盤計畫重要的一步棋,如果成功了,他就可以更順利的拿下他想要在商業目標上獲得的成功。
這份預期同時也是信念,是你面對的老闆他所相信的未來。
信念帶著一種自我實現預言的魔力,當你懷抱信念行動,你將更接近你想要的世界線。
但事情本來就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確定性,因此當你理解了老闆的棋路之後,你滿足需求的方式並不是給他一份精美的簡報,而是提供不同條件下的備案,降低老闆對於眼前不確定性的焦慮,讓事情不會陷入單一選項,彷彿失敗就沒有了退路。
所以需求是我們期望這個世界最終長成我們想要的模樣,但這整個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,只有當我們提供的解決方案可以抵消這個不確定性的時候,才會產生明確的價值。
例如我們在一個關於旅遊的用戶研究案之中發現,消費者對於交通工具的選擇的底層邏輯是掌控感。
例如你今天是個住在台北的天龍人,悠哉出門的時候基本的預期會是先看看目的地捷運是否方便抵達?
然而我們會聽到受訪者告訴我們:「雖然知道搭捷運可以在 30 分鐘左右抵達,但是出門太晚很容易遲到的時候,就會換成機車,因為捷運還有可能繞路,但是騎機車我比較有機會趕到。」
當使用者有各種交通選項的經驗之後,會產生對事件的預測,這是我們腦袋中的認知適應這個世界的方式,我們的大腦會根據經驗形成心智模型(又稱基模 Schema),我們會根據環境中的刺激來修正對這個世界的認知,越常接觸的事件,越能進行準確的預測。
再重複一次,你的大腦適應這個世界的方式,是不斷根據記憶形成的認知來去預測未來。
結合上面我們討論到的「期望」,那是我們的信念相信的未來,我們想要前往的世界線。
然而,當某個人雖然抱持著信念想要前往某個未來,但這個糟糕的世界並不總是盡如人意。
首先你可能不知道該如何前往那個未來,即使好不容易搞清楚了相關資訊,也會在這個過程遭遇挫折跟失敗的困境,可能是你缺乏某些能力或資源。
再來是,因果關係複雜的現代社會的回饋機制對人腦來說並不友善,我們當下做出的事情與觀測到的回饋可能相隔很遠,你花了很多代價也搞不清楚是否距離目標更接近了。
缺乏明確的回饋,就很難在我們的記憶中形成清晰的因果脈絡,因此難以形塑成為穩固的認知。
總結一下,當你了解以上關於需求背後的心智運作邏輯,你就可以針對我們大腦渴望的東西來評估需求的模樣。
1. 需求的本質是人們有多渴望改變現況,也就是期望。
2. 現實世界中缺乏明確的回饋,很難清晰的掌握如何實現期望。
3. 解決方案的價值,在於建立一條明確的顧客旅程,引導需求方一步一步抵達期望的未來。
這是我對於需求是如何運作的理解,也分享給你。
訂閱免費電子報:
如果你希望獲得 Soking 的課程以及 UX 講座訊息,歡迎留下你的 Email,訂閱最新的 UX 活動通知:https://subscribe.soking.cc/
查看獸群之心的UX文章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