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麼樣算是獨當一面的UX設計師?

四月份的某一天,平常遠距的我們,整個工作室聚集在一起吃午餐以及會議。

--

如果你希望獲得 Soking 的課程以及 UX 講座訊息,歡迎留下你的 Email,訂閱最新的 UX 活動通知:https://subscribe.soking.cc/

飯後話題聊到最近想學習的東西,覺得自己還想補什麼能力之類的。

「所以 Soking 你覺得怎麼樣才算獨當一面的設計師?」小樓對我提問。

我邊說邊想,大概講了三種判斷的方式。

「首先是在進行專案的時候,不需要其他相同職能的人來支援也可以自己扛案子,當然工作太忙需要幫忙不一樣,但專案內的工作項目要自己都能解決。」

第一個判斷是:是否需要相同職能的人陪伴才能完成任務。

「另外還會看在自己的職能範圍,可以承受的彈性空間。

舉個例子,就像打棒球的時候,如果我們是內野的壘手,一般球打到外野去要傳回本壘時,就會需要中間有內野守備的人先接住,再投回本壘。

因為一般人沒辦法直接從很遠的外野直接把球投回來。

可是如果我們只能接一兩個方向的球,那這樣外野手傳給我們的方式就很少,可能超過我們擅長方向的球就會漏掉。

又或者我們不擅長在緊急狀態把球投回去,那這樣後面的動作很容易大暴投,變成後面的人要很努力才能接住我們給的東西。

回到工作上,在自己職能範圍沒什麼彈性,就是可以應變的情境很少,只有各種條件都到位才有辦法完成任務。

這樣的情況,隊友會很辛苦,整體專案的應變空間會很少。」

第二個判斷是:在自己的職能範圍內,能夠承接不同情境的彈性。

⠀⠀⠀⠀

「我會判斷的第三個方向,是有沒有能力往工作流程的前後補位的能力。」

「等等。」小樓插個話打斷我嘴砲:「這個補位有點慣老闆想法吧?台灣不就是很多公司都要設計師一條龍嗎?」

我繼續補充:「如果只是過渡期,或著因為在探索新的狀況所以必須降低風險,我可以接受去做補位,因為這能夠讓團隊的生存策略有更多彈性空間。

但如果只是為了節省成本而放任讓人力不足,我覺得就不在討論範圍。」

小樓:「除了這個理由,所以需要補位能力的原因是…?」

我:「主要是我們完成的工作,到底能不能發揮價值的這個思考點,才是我認為需要補位能力的原因。

例如團隊的PM技術出身不擅長用圖像思考來表達需求,那我就多補一點用情境把需求具象化。

可能行銷出身的PM很懂市場跟情境,可是不擅長給工程師明確規格的說明,那我就在資訊架構以及欄位規劃部份擔任這個工作。

甚至從用戶研究角度去跟業務討論銷售的亮點等等。

如果能夠讓我們工作的價值更好被上下游合作夥伴拿去發揮,我們的價值就越高,人家也比較有興趣聽聽看 UX 到底能幹嘛。」

所以第三個判斷原則是:有沒有能力支援補位上下游的夥伴,讓工作的價值有更大影響力。

⠀⠀⠀⠀

總結一下,三個我判斷什麼樣是獨當一面的設計師的原則:

1. 是否需要相同職能的人陪伴才能完成任務

2. 能不能在職能範圍承接不同情境變化

3. 有沒有能力支援上下游夥伴進行補位

討論完後,小樓給了評價:「我本來以為會像一般求職 JD 一樣,聽到一堆技能需求,可是怎麼聽起來都像是軟技能?」

我:「呃,我覺得工作上的硬技能其實入行幾年就都能學會了,後面的職涯能力成長我覺得受用的都是軟技能就是了。」

查看獸群之心的UX文章目錄

相關文章:

--

--

獸群之心 / Soking

身為 UX 講師,希望成為你 UX 路上的引導者。作為用戶體驗顧問,幫助你梳理顧客服務的旅程。工作聯絡:service@soking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