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我在帶實習生開始接手資訊架構的工作,相對於用戶研究的工作,資訊架構的設計規劃工作可以說是新人殺手。 我聽過剛入行的設計師困惑的跟我說:「wireframe 不就是沒上色的介面設計嗎?」 殊不知,許多剛入行設計師規劃的介面與流程被工程師刁難、被 PM 亂改、魔改了十幾個版本之後才發現沒辦法開發,原因或許都跟缺乏資訊架構設計的過程有關。 所以我想寫給我們家實習生一篇文章,聊一下為什麼資訊架構設計是他今後成為產品設計師的路上,一個需要埋頭苦練的基本功。 資訊架構這個技能,是許多設計師既熟係又陌生的一門領域,其實只要參與產品開發,資訊架構的問題幾乎如影隨形出現在產品的方方面面上,但真的要定義這是一份什麼工作,卻又難以回答。 當一個軟體需求被確認之後,呃,我知道這不容易,而且隨時會翻船,但我們假設你得到了一份邏輯清楚、可信度靠譜而且確定要執行的需求描述之後,資訊架構的工作就隨之展開了。 就好像搬家,你有對於生活情境的想像,也有一些自己的家具,然後你要觀察即將搬進去的房間格局,思考你的生活動線,這個居住空間會有哪些使用情境,然後把家具試著擺放進去,再測試看看是否如你預期,然後還要決定這麼多衣服、書本、雜物要如何收納進這整個空間。

獸群之心 / Soking

千綺創意設計 Co-Founder / 產品設計總監,目前經營軟體領域的體驗設計顧問公司,也從事 UX 教學,喜歡以工作坊形式,引導你體驗 UX 領域的專業知識。 工作聯絡:service@soking.cc